树木与分布
树木特征与巴里黄檀很难分别,产地分布也大体一致。大乔木,树高25m,通常在18-24m之间,胸径大者可达120厘米,一般直径50-1750px,有低板根,树木壮观。分布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低海拔落叶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因缅甸出产最多,又被称为“缅甸酸枝”。在缅甸,奥氏黄檀多与巴里黄檀生长在一起,外观特征很难分辨,材质也差不多。
微观特征
散孔材。生长轮明显或略明显。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深红褐,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木屑酒精浸出液红褐色。管孔在肉眼下颇明显,弦向直径最大312μm,平均189μm;常含褐黄至红褐色树胶;数甚少至略少,l~11个/mm2。轴向薄壁组织数多,在肉眼下明显,主为傍管型,聚翼状及窄带状或细线状(宽1~8细胞,多数2~4细胞,常与射线交叉呈明显的网状)及星散聚合。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在放大镜下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甚少)及多列(2列),异形ⅲ型倾向稀见。新切面有酸香气或微弱;结构细;纹理通常直或至交错;气干密度1.00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