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m,胸径3m;枝短、平展;枝近轮生,水平展开,树冠无论幼年或老年期均为尖圆塔形形。叶有2种:一种形小,膜质,散生于嫩枝上,呈鳞片状,称鳞状叶;另一种聚簇枝梢,呈轮生状,每轮20-30,呈扁平条状,长5~16cm,宽2.5~3.0mm,上面亮绿色,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上下两面均有沟槽,称完全叶,生于鳞叶腋部的退化短枝顶上,辐射开展,在枝端呈伞形;雌雄同株,雄球花约30个聚生枝端,呈圆锥花序,黄褐色,雌球花长椭圆形,单生枝顶。球果卵状长圆形,长6~10cm;球花雌雄同株,雄球花簇生枝顶,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雌球花单生枝顶,珠鳞螺旋状排列,内面有胚珠5~9枚,苞鳞半合生于珠鳞背面,先端离生;球果有短梗,第二年成熟,珠鳞发育成种鳞,木质,种子扁,有狭翅;子叶2枚。
生长环境
喜光树种,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庐山、青岛及华北等地均可露地过冬,喜生于肥沃深厚壤土上,不适于过湿及石灰质土壤。它是一种孑遗植物,化石发现在2亿3千年前就已经存在。
分布范围
原产日本。中国青岛、庐山、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有栽培。
主要价值
观赏庭园树,也可作防火带,木材供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