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松原产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沿海的一个很小的地区,被称为蒙特利松,但如今大多数商业辐射松木材都来自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种植园。此类种植园的种子起源于180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州。在这些种植园中,树木生长迅速,在15至25年内高度达到100英尺,直径达到24英寸。
一些老树高近200英尺,直径超过6英尺。这种种植园种植的树木提供的木材纹理细腻、笔直,节疤很少。随着美国黄松采伐量的大幅减少,辐射松已成为极佳的替代树种。不同国家的特性只有很小的差异,但一些木工认为智利来源的颜色最好。
辐射松木材用途广泛,包括家具、橱柜、木制品以及镶板。它广泛用于建筑和结构应用,包括胶合层压梁和工程桁架。它可以轻松地进行压力处理并在外部环境中使用。
辐射松对土壤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新西兰北岛北部的海滨沙丘地,辐射松林生长良好,有效地阻止风沙入侵,移动沙丘得到了固定;北岛中部是新西兰著名的辐射松人工林中心产区,土壤大部分是火山灰土;北岛南部和南岛北部的土壤主要是壤土、沙壤土等。一般来说,辐射松耐贫瘠,对土壤类型如沙土、轻盐土,以及海拔高度不苛求,因此,除了用材以外,它还是荒山荒地绿化的好树种。
辐射松是松科、松属植物,常绿乔木。高27-35米,通常胸围2.7-3.6米,有时可达4.5-6米;老树暗褐色,纵深裂纹厚达5厘米以上;冬芽卵球形,短尖。嫩枝无茸毛。针叶3针一束,边缘有小锯齿,先端锐尖,背腹面均有数条气孔线,斜卵球状;种鳞宽厚,圆形,灰棕色,有光泽。球果宿存枝上数年不裂,待成熟后1-2年种子自然散落;种子椭圆形,黑色,翅发育完整,长2.5厘米,浅棕色。
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雷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瓜达卢佩岛),其自然分布仅限于海边极小面积的山丘地带。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南非和西班牙等国也广泛引种。中国湖南、浙江、江西有引种。
19世纪新西兰辐射松进入新西兰,得益于该岛国独特的气候条件,辐射松顺利安家落户,并异乎寻常地生长良好。通过现代遗传育种和集约经营技术,当前新西兰辐射松人工林单位面积产量已比60年前提高了30%,辐射松产业已成为该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林业从业人员约占总人口的0.56%。除了新西兰,辐射松还在澳大利亚、南非、智利和西班牙得到较好发展。
木材轻、软、易裂,有明显的树脂管,年轮较宽,心材浅褐色或褐紫色,边材白色或淡黄色,可供建筑和做箱板等用。
请继续关注木头云,了解更多有关木材百科的知识。在木头云上,您可以发布木材的供求信息,促成木材买卖交易。
长叶松(Pinus palustris),也称为肥松或心松,是构成南方松的四大树种之一。它是四种中最坚固、最高(超过100英尺)且最耐火的。
长叶松是松科松属大乔木。植株高达45米,胸径1.2米;树皮暗灰褐色,裂成鳞状薄片脱落;一年生枝粗壮,为橙褐色,冬芽粗壮,呈银白色圆柱形,无树脂;针叶边缘有细齿,树脂内生;球果窄卵状圆柱形,熟时暗褐色,鳞盾肥厚且显著隆起,横脊明显,鳞脐宽而短,具坚硬锐利的尖剌;种子大,长约1.2厘米;幼苗最初几年苗茎很短,呈禾草状。
虽然高大、庄严的长叶松曾覆盖美国东南部沿海平原30至6000万英亩的土地,但经过200年的伐木和土地开垦,其范围已大大缩小至过去面积的10%。这棵树需要100到150年才能长成完整尺寸,并且可以存活300年。针长8至18英寸。松果长6至10英寸。
人们在保护较年轻的树木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此未来将为濒临灭绝的红冠啄木鸟提供较老的树木供应,这些啄木鸟会在成熟的树木上筑巢。这些种子是松鼠、火鸡、鹌鹑和棕头五子雀的极好食物来源。
长叶松属暖温干燥型的阳性树种。能适应暖温干燥的气候环境。适合高海拨地区种植,最宜选在土壤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呈中性的缓坡地上,在干旱陡坡生长不良,在排水不良或间歇性积水的地方不能造林。
长叶松过去是海军商店的主要资源(即在石油焦油和衍生物出现之前的树脂或沥青)。这些木材还用于重型建筑、铁路桥梁和高架轨道、地板和制桶(桶)。
目前的用途包括地板和大型木材件和木材,特别是历史保护和修复,以及典型的建筑用途。一些长叶松木材和木材是从被拆除的旧建筑中回收的,还有一些原木是从湖泊和河流的底部回收的。如今,老长叶松的采伐非常有限。
长叶松木特点
木材密度:
10%MC时,长叶松的密度约为每立方英尺29磅。这意味着一块干燥的1英寸x6英寸x10英尺(实际尺寸3/4英寸x5-1/2英寸x10英尺)木材重8磅。比东部白松重约15%,但与黄松相似。
木材干燥方式:
干燥速度很快,但小树和压缩木材的存在意味着通常有可能发生翘曲。在干燥过程中对堆顶进行称重以及良好的堆放和快速干燥是有帮助的。蓝变很快就会发生,因此在温暖的天气里,原木和锯材在干燥前的储存时间必须非常短。因此,大多数黑松木材将在
锯木厂。
木材粘合和机加工方式:
粘合相当容易。如果干燥温度不够高,树脂渗出物会干扰粘合。机械加工还算不错。当然建议使用锋利的工具。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9%MC以下进行干燥,因为较干燥的木材加工性能较差。
木材稳定性:
长叶松比许多常见树种稍微稳定一些,平锯材宽度尺寸变化1%时,需要5%或以上的MC变化,而季锯材则需要8%的MC变化。
木材强度:
长叶松的强度(MOR)为9400psi;刚度(MOE)为134万psi;硬度为480磅。相应的东部白松值为8600psi、124万psi和380磅。换句话说,它比EWP更强、更硬、更硬。黄松值几乎相同(9400psi、129万psi和460磅)。
木材颜色和纹理:
木材呈直纹,纹理中等至精细,在裂开的切向表面上有明显的凹痕。
长叶松的边材接近白色至浅黄色,而心材则浅黄色至黄棕色。在干燥木材中,边材和心材不容易彼此分离。
长叶松具有令人愉悦的树脂气味。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松尘和香气会引起过敏反应。
请继续关注木头云,了解更多有关木材百科的知识。在木头云上,您可以发布木材的供求信息,促成木材买卖交易。
扭叶松木(Pinus contorta)生长在落基山脉、从阿拉斯加到新墨西哥州北部、布莱克山和太平洋海岸。美洲原住民使用这种树的杆子作为圆锥形帐篷和小屋的结构支撑。因此,俗称“扭叶松”。
扭叶松是松科松属植物,成龄树高21-24米,胸径可达70厘米,通常为30-40厘米。冬芽长0.6-0.7厘米,粟色有树脂。树干较细,树冠较小。叶二针一束,长5-8厘米,坚硬而扭曲,浅黄绿色。花橙色,雄花球穗状。雌花球簇生,开花时多而密集、美观。球果无柄倒卵形,可在树枝上宿存多年而果鳞不开放。小枝坚固,浅橙色至褐色,抗风折与雪压。
扭叶松树不是很大。在落基山脉,它们的高度可能达到80英尺,但直径很少超过14英寸。通常,扭叶松木材和黄松木材被分组在一起。它们在加工和性能上相似。两者都是中等强度的软木,非常适合建筑。
这种木材的一个特殊特征是切向表面(平锯木材的宽面)有许多凹坑。当照明角度较低或木材被染色时,这些现象尤其会出现。黄松的酒窝很少。
历史上,扭叶松木曾被用于铁路枕木、矿山木材、小木屋、家具和橱柜以及多种当地用途。如今,多节松木镶板以及橱柜和木制品已成为一种重要用途。本地使用也很重要。
扭叶松木特点
木材密度:
10%MC时,扭叶松的密度约为每立方英尺29磅。这意味着一块干燥的1英寸x6英寸x10英尺(实际尺寸3/4英寸x5-1/2英寸x10英尺)木材重8磅。比东部白松重约15%,但与黄松相似。
木材烘干方式:
干燥速度很快,但小树和压缩木材的存在意味着翘曲通常是一个问题可能性。在干燥过程中对堆顶进行称重很有帮助,而且堆放良好且快速烘干。蓝斑很快就会发生,因此在干燥前必须储存原木和锯材在温暖的天气里要很短。因此,大多数扭叶松木材将在锯木厂。
木材胶合和加工方式:
粘合相当容易。如果干燥不热,树脂渗出会干扰粘合足够的。机械加工还算不错。当然建议使用锋利的工具。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9%MC以下进行干燥,因为较干燥的木材加工性能较差。
木材稳定性:
扭叶松比许多常见树种稍微稳定一些,平锯材宽度尺寸变化1%时,需要5%或更大的MC变化,而季锯材则需要8%的MC变化。
木材强度:
扭叶松的强度(MOR)为9400psi;刚度(MOE)为134万psi;和硬度为480磅。相应的东部白松值为8600psi、124万psi、和380磅。换句话说,它比EWP更强、更硬、更硬。黄松价值观几乎相同(9400psi、129万psi和460磅)。
木材颜色和纹理:
木材呈直纹,纹理中等至细密,表面有明显的凹痕分裂,切向表面。扭叶松的边材接近白色至淡黄色,而心材颜色较浅黄色至黄棕色。在干燥木材中,边材和心材不容易彼此分开。
扭叶松具有令人愉悦的树脂气味。有些人可能会发现松尘和香气引起过敏反应。
请继续关注木头云,了解更多有关木材百科的知识。在木头云上,您可以发布木材的供求信息,促成木材买卖交易。
美洲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原产北美洲北部。中国可在北至黑龙江及内蒙古北部,南至河南北部的区域内生长。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株高12~24米,冠幅4.5~9米,树形为开放的金字塔状,树枝下垂。淡蓝色叶片,三角形,秋季转为黄色。
在美洲,落叶松通常也被称为东部落叶松。西部落叶松也称为落叶松。虽然落叶松和落叶松是不同的物种,但它们属于同一属,可以互换使用。
落叶松遍布美国北部和加拿大,从阿拉斯加到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宾夕法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和缅因州。西部落叶松主要分布在蒙大拿州、爱达荷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落叶松是一种较小的树,高度很少超过75英尺,而西部落叶松可以超过180英尺。落叶松树可以活200年,而西部落叶松通常可以超过400年。极厚的树皮(高达6英寸)使这些树木能够在多次森林火灾中幸免于难而不受损害。秋天,针叶变成柠檬黄色,然后脱落,让这棵针叶树在冬天看起来光秃秃的;大多数针叶树是常青树。这两个物种都喜欢潮湿的地方。
落叶松具有一定的野生价值。豪猪以内层树皮为食,雪兔以幼苗为食,红松鼠以种子为食。夏季在落叶松林中常见的鸟类包括白喉麻雀和歌雀、普通黄喉莺和纳什维尔莺。美国鱼鹰是一种敏感物种,通常在落叶松等低地类型中筑巢。大灰猫头鹰利用明尼苏达州北部的大型落叶松林,
在树木生长的地区,落叶松和落叶松木材用于当地建筑。它也被用于电线杆。其适度的自然抗腐性和不易处理限制了这种用途。木材还用于家具、地板和木制品。有时西部落叶松与花旗松互换使用。在阿拉斯加,落叶松的小茎将用于狗拉雪橇赛跑者;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和威斯康星州,落叶松因制作鹅和鸭诱饵而备受推崇。
美洲落叶松木特点
木材密度:这是一种重量适中的软木。绿色比重6%MC,为0.55。或密度只有水的一半。对于4/4S4S木材,在3/4英寸厚度下干燥时的重量为34磅/立方英尺或约1.9磅/板英尺。
木材烘干方式:木材很容易干燥,有一些翘曲和裂纹。由于过度干燥会导致加工不良,因此必须注意避免干燥低于10%MC。大多数供应商将只销售KD库存,而不是绿色库存。密切监控进货MC以避免过度干燥或干燥不足的库存当然是谨慎的。
木材涂胶和机械加工策略:这种木材很容易用传统的粘合剂粘合。旧(不是新加工的)表面上的一些树脂渗出会不时导致粘合和精加工困难。
这种木材加工得相当好,尽管有时纹理很细。工具的钝化可能比其他软木的正常寿命更快。摇晃(裂缝与纹理一起运行而不是交叉)是一个问题缺陷,要么是由于树中的细菌感染,要么是工具在过度干燥、易碎的木材上敲打造成的。与供应商合作,消除曲折的部分并获得正确的MC。
木材稳定性:干燥收缩率相当低。西部落叶松从绿色到6%MC的切向收缩率为6.3%(扁锯材的宽度),径向收缩率为3.4%(扁锯材的厚度)。Tamarack的收缩率略低:5.9%和3.0%。EMC条件不匹配,木材也将很少移动干燥后,即使RH变化很大或MC与环境的。典型的最终MC范围是9.5%到11.5%,除非在潮湿的地方使用。大约4.5%的MC变化会导致1%的切向尺寸变化和9%的径向尺寸变化。
木材强度:由于密度适中,这些物种相当强壮和僵硬。对于干落叶松,极限强度(MOR)为11,600psi,刚度(MOE)为164万psi,硬度为590磅。对于西部落叶松,极限强度(MOR)为13,000psi,刚度(MOE)为187万psi,硬度为830磅。花旗松值相似:13,100psi、179万psi和600磅;事实上,有时西部落叶松与花旗松一起出售。注意:比较橡木的压力值为14,300psi、182万psi和1290磅。
打钉或拧螺丝时容易开裂,特别是对于过度干燥的木材,这种情况很常见,因此可能需要预钻孔。
木材颜色和纹理:心材呈红棕色。边材是白色的,在木材中很少见,因为它只是树中的一条窄带。典型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每英寸30环甚至更多。结果,木材呈现出粗糙的纹理。
木材无味,但确实有轻微的油腻感。
请继续关注木头云,了解更多有关木材百科的知识。在木头云上,您可以发布木材的供求信息,促成木材买卖交易。
五针松(Pinus sibirica.)是松科松属的植物,乔木,高达35米,胸径1.8米,分布于俄罗斯和中国,木材优良,材质轻软,结构细,有香气,耐久用,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
识别要点
边材具明显树脂圈。早晚材渐变,晚材带窄。树脂道大而多,纵切面树脂沟明显。节子色深具油性。木材略同中国红松。
宏观构造
早材至晚材渐变。早材占生长轮2/3以上;晚材窄。管胞放大镜下明显。轴向树脂道大而多,呈浅色斑点状,主要集中在晚材带。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密度中,甚窄。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浅红色至红褐色,久则转深。边材黄白色,具明显的树脂圈。年轮明显,均匀。
树皮
薄,厚约0.5cm,质硬脆,不易剥离。外皮灰红褐色,呈不规则云片状或近方形块状龟裂,呈鳞片脱落。内皮红褐色,层状,横切面上黑色油点可见。节子色深,有油性。
木材特性
木材具光泽;具有较浓的松脂气味。纹理通 直;结构中而均匀;略轻软;强度低;干缩中。加工容易,切面光滑;耐磨性、胶黏性、油漆等性能稍差;握钉力弱。耐腐。干燥快,缺陷少。气干密度 0.41~0.50g/cm³。
树木及分布
五针松属于松科松属乔木,高24m左右,胸径0.5~0.6m.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及我国东北三省,是东三省最重要的树种之一。主要从俄罗斯进口,量大。
主要价值
适用于建筑用材、细木工制品、包装材料、室内装修、航空器材、桥梁、家具、运动器材、刨花板和纤维板等。是珍贵的手工艺制品材料。
想要了解更多木材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木头云,上木头云免费发布木材供求信息,买木头卖木头就上木头云平台。
硬木松(拉丁学名:Pinus sylvestris var.)松科常绿针叶树,高20~45m,胸径约1.5m.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主要从俄罗斯进口,量大。适用于建筑、细木工制、家具、枕木、桥梁、胶合板、木桩、车辆、船舶等。
识别要点
树干中上部外皮黄棕色,纸片状叠起,每层极薄,微翘曲,形态与五桠果 Dillenia sp.很相似;下部外皮灰棕黑色,鳞片状脱落。边材具树脂圈。晚材带中具较多的正常树脂道。木材节子色深,油性极明显。
宏观构造
早材至晚材急变。早材带较宽,占年轮的3/4~2/3.具正常树脂道,略多,集中在晚材带中,呈白点状。木射线放大镜下略可见,密,甚窄。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略明显。心材浅红褐色。边材浅黄褐色。年轮明显,略密。
树皮
厚1.0~1.5cm,质脆,不易剥离。外皮树干下部灰棕黑色,块状开裂,鳞片块较大,横断面层次明显; 树干中上部黄棕色,纸片状叠起, 每层极薄,微翘曲,易脱落。节子色深有油性。与中国樟子松外皮很相近。
木材特性
木材光泽弱; 具松脂气味。纹理通直; 结构略粗;质轻软; 强度低;干缩中。加工容易,切面光滑;黏合、染色、油漆和磨光性能好; 握钉力较差。不耐腐。干燥容易,略翘裂。气干密度约 0.48gcm²。
分布范围
硬木松属于松科常绿针叶树,高20~45m,胸径约1.5m.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主要从俄罗斯进口,量大。
主要价值
适用于建筑、细木工制、家具、枕木、桥梁、胶合板、木桩、车辆、船舶等。
想要了解更多木材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木头云,上木头云免费发布木材供求信息,买木头卖木头就上木头云平台。
罗汉松(拉丁学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别名土杉,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常绿针叶乔木,高达20m,胸径达60cm,罗汉松产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罗汉松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用。
分布范围
高达20m,胸径达60cm,罗汉松产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日本也有分布。
宏观构造
罗汉松属于针叶材。早晚材区别不明显。早材管胞放大镜下略见。 轮界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不易见。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密度中,甚窄。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暗红褐色略带紫色,具有深色条带。边材浅粉红褐色,宽6~10cm.生长轮略可见,均匀。
树皮
厚0.5~1.5cm,质较软,易条状剥离。外皮灰红褐色,薄鳞片状剥落。内皮紫褐色;韧皮纤维较发达。
木材特性
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重量轻至中;强度低;干缩小。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油漆、胶黏性能好;钉钉不难,略有劈裂倾向。略耐腐。 干燥速度较快,缺陷少。气干密度 0.40~0.64g/cm。
木材用途
罗汉松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用。
想要了解更多木材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木头云,上木头云免费发布木材供求信息,买木头卖木头就上木头云平台。
陆均松(学名:Dacrydium pierrei Hickel),又名泪柏、卧子松、黄液松、红松、逼赏松、山松,陆均松属常绿乔木。陆均松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中部以南山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木材可用于建筑及造船。
树木与分布
大乔木,高约30m,直径约0.9m.本属约 25种,分布于东南亚及大洋洲南部,主要从马来西亚进口,量不大。
宏观构造
针叶材。早材至晚材渐变。晚材带色略深,与早材带区别不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未见。木射线放大镜下明显,略密,甚窄。
横断面
心边材区别不明显。木材浅黄褐色至玫瑰黄色;常见蓝变。生长轮略明显,不均匀。
树皮
厚1.5~2.0cm,质略硬,易剥离。外皮灰红褐色至灰褐色,易小片状脱落。内皮红黄色,韧皮纤维略发达。
木材特性
具光泽。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质地轻软至中;强度低;干缩中。加工容易,表面光滑;胶黏、抛光及热处理后弯曲性能良好;钉钉前须钻孔。不耐腐。干燥容易,略开裂。气干密度 0.50~0.73g/cm3。)
木材用途
适用于胶合板、旋切单板、轻型构件、室内装修、家具、模型、包装箱、火柴杆及盒、造纸等。
想要了解更多木材百科知识请持续关注木头云,上木头云免费发布木材供求信息,买木头卖木头就上木头云平台。
软木松早材至晚材渐变,早材占生长轮2/3以上,晚材窄,管胞放大镜下明显,轴向树脂道大而多,呈浅色斑点状,主要集中在晚材带,木射线放大镜下可见,密度中,甚窄。边材具明显树脂圈,树脂道大而多,纵切面树脂沟明显。节子色深具油性,木材略同中国红松。
雪松(学名: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